翔安大嶝街道双沪社区打造“和美双沪”

发布时间:2014-01-14 00:00:00发布人:点击量:1254

  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实施,让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迅速蜕变成翔安区乃至厦门市转产就业典型点。现在,“和美双沪”这四个字眼,不仅出现在社区的围墙上,唱响在双沪民乐歌咏队新歌的歌词里,更烙进了每个双沪人的心里。

  村庄旧貌换新颜

  昨天,天刚蒙蒙亮,一群群的社区党员义工队、社区居民和驻嶝的部队、武警官兵们又开始挺进大嶝街道双沪社区的各个角落,一场彻底美化社区环境的战役已经在这里全面打响。

  沐浴在冬日明媚的阳光里,双沪社区正逐步向外界展现出迷人的风姿。社区主干道上,原本脏乱的围墙被刷上了美丽的图案,修缮一新的花圃内,鲜花竞相绽放。有意思的是,有的村里人,还在花圃内种上绿油油的青葱,为自己的家园点缀出靓丽的色彩。

  有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指引,如今,双沪社区迈向“美丽乡村”的步伐大大加快。经过近一个月的美化提升,社区内的主干道,俨然变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彩色长廊。社区通过对“两横三纵”干道即双沪北路、环嶝南路“两横”以及双沪东路、双沪西路、双沪西二路“三纵”的整治,使道路更加清洁、规范、有序。与此同时,社区内双沪广场、双沪公园和三个纳凉点的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房前屋后洗净污垢,披上崭新的外衣;推开家门,目光所及,一片赏心悦目的景象。如此大规模的美化提升行动,让当地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说起社区在这么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66岁的社区居民许志言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在大嶝生活了几十年,第一次感受到社区里变化这么大!你看,我们家都变成一个大花园啦!”在他看来,自双沪社区成为“美丽厦门”转产就业典型点之后,“和美双沪”的理念已开始深入人心。

  转产就业树典型

  今天的双沪社区,之所以吸引外界的目光,不仅仅因为它花园一般的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在推动失地失海农渔民转产就业方面的典范作用。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大框架下,2013年9月,翔安区委、区政府选取大嶝作为全区转产就业试点街道,由于在转产就业、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村庄环境美化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双沪社区成为此次转产就业的典型点。

  最令人瞩目的,还是社区内的试点项目建设,而它们,都无一例外地与农渔民们的转产就业有关。数百个退役集装箱,构建成15栋颜色各异的特色建筑——这就是充满新意和趣味的总投资约3000万元的大嶝海鲜美食城,美食城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大嶝的旅游配套,成为市民游客品海鲜、观海景的又一处理想场所,也增加失地失海农渔民的转产就业渠道。统计数据显示,美食城一期已帮助253人成功转产就业;集针车缝纫、珠绣、手加工培训、业务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手加工集散转产就业基地接近完工,有望实现转产就业200人。

  以“好厝边·和美双沪”为载体,以群众参与为基础,着眼“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双沪这一翔安区乃至全厦门转产就业示范社区建设,已经全方位推进。“我们现在着重做好的,就是要‘共同缔造’,发动所有人的力量,让社区环境、让居民生活更美丽!”大嶝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婴水昨天这句话,事实上也是双沪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

  【特写

  女英雄的花名册

  最近,翔安区大嶝街道双沪社区许丽柑的兜里,常放着一份花名册。只要社区有活动时,她就会拨打里面的电话。

  71岁的许丽柑,在大嶝岛早就是一个名人。1958年的“8·23”炮战,她白天挑箩筐收集战士脏衣服,晚上组成运输分队抬炮弹,因表现出色被评为支前模范,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英雄。

  光阴荏苒,如今,又一场战役摆在了许丽柑的面前。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战火,而是参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许丽柑说,新的任务,一点也不比几十年前的炮战轻松。

  “在双沪社区成为典型点之后,我就想,村里2000多人,像我这样的退休老党员很多,为何不发动他们一起做义工呢?”马上,她就联系这些党员——女英雄出马,当然一呼百应了。

  女英雄带出党员义工队,于是,就有了这本花名册。

上一篇:厦门:业主大搞“圈地运动” 小区公共绿地成独家花园 下一篇:武昌:业主拒缴物业费被拘留15天
  • 版权所有:厦门市物业管理协会
  • 联系我们:厦门市美湖路9号之一3楼
  • 联系电话: 0592-2219680 传真:0592-2219681
  • 备 案 号:闽ICP备2025105235号-2 今日访问量: 总访次数:
  • 你对我们的网站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请致电或者发送电子邮件wwwxmw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