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厦门市2015年度全市电梯投诉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6-07-07 14:34:30发布人:点击量:2159
近日,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5年度全市电梯投诉分析报告,全市电梯维保单位投诉排名前十被曝光,其中70%为丙级维保单位。报告从我市目前拥有电梯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各市区投诉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33222台
近五年来,我市电梯数量每年以13%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电梯33222台,其中乘客电梯23214台,载货电梯6976台,液压电梯79台,自动扶梯2569台,自动人行道155台,杂物电梯229台,使用年限达到15年的老旧电梯数量为2153台,
75家
目前全市有电梯维护保养单位75家,本地注册的单位57家,其中甲级6家、乙级19家、丙级21家、丁级11家;外地注册在我市备案的单位18家,其中甲级0家、乙级6家、丙级7家、丁级5家。电梯使用单位5686家,持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3111名,电梯司机728名。
388件
2015年度,共接到电梯类投诉388件,占全市举报量的66.44%。
投诉情况分析
分析显示,去年市民反映最集中的电梯问题主要有:电梯运行过程中掉层;电梯故障多发;电梯使用单位未张贴警示标志牌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电梯故障停梯困人;电梯超期未检;应急对讲无效;电梯底坑漏水;电梯长时间不关门;电梯照明不亮等。
1、电梯分布方面
老电梯比新电梯高出1倍
“电梯投用20年以上”投诉量占投用电梯数比最高,“投用不超过5年”投诉量占投用电梯数比最低。尤其投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投诉率比“投用5~10年”的高出1倍以上。
2、物业管理方面
新楼盘物业被投诉得多
主要原因有:
一是未能做好电梯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一些住宅小区,交房后装修期间,随意利用电梯运土、水泥、木板。
二是电梯安全使用的管理制度未落实,如物业未能配足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应急处置、24小时值班等制度落实不到位;
三是各种物业及非物业的原因导致不及时更换零配件或使用价廉质劣的配件。
电梯安全隐患
市质监局表示,我市电梯存在的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原因众多,有选型配置不合理、物业管理不到位、维保质量不高、电梯本身设备老旧、发现隐患未及时整改等原因,另外,和乘客不正确、不文明乘梯行为也有关系。
我市开评电梯安全管理示范小区
市质监局近日在全市启动了“电梯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小区”创建活动,以实现“两升两降”的工作目标,即提升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市民文明乘梯意识、降低电梯困人率、降低电梯故障率。
首批选择了13个电梯保有量大、有一定管理基础、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小区,作为首批“电梯安全管理示范小区”创建单位,率先开展创建工作。市质监局将对这13个小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人员配置、设备状况、日常检查及检验管理、安全宣传、维保监督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每项均达标者为电梯安全管理示范小区。今年10月底前将完成检查和考评,并将结果向社会通报。
示范小区八项“硬指标”
1、机构与人员配置
●落实电梯使用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备持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超过20台电梯的小区应配备2名以上持证人员,50台应有3名以上。
2、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档案、各项记录齐全。
3、落实电梯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
设备办理使用登记,每年按期进行定期检验并在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4、对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
管理人员对维保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与有资质单位签订统一格式的维保合同。
●日常维保记录保管齐全完善,签名完整。
●管理人员对维保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并将半月维保情况进行公示。
5、组织应急处置及演练
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演练,有值班记录,发现故障及时进行处理。
●有应急救援措施及预案;
●每年至少开展1次演练并记录;
●轿厢内贴有醒目的求救电话;
●值班应急、故障记录完整,故障及时进行处理;
●故障率低,未发生过事故。
●电梯故障频率平均每台每月次数不超过1次。
6、开展日常自行检查
7、维修基金使用管理
●电梯专项维修资金有保障,并按规定进行支取使用,保障电梯故障及时维修排解;
●每台电梯轿厢内装有监控。
8、电梯安全宣传及问题投诉
质监部门接到涉及小区电梯安全、维保、使用等投诉率低。投诉每年不超过3起